也許是遺傳了馬麻的過敏體質,Vicky也是屬於過敏一族,每次看著她揉著眼睛、鼻子,哭訴著「好癢」時,心中總是心疼不已,因為馬麻也是身受過敏之苦,對於過敏症狀發作時,那種難過、不舒服之苦可是感同身受呢!
日前,和大嫂聊起Vicky的過敏,大嫂便建議我去試試「三伏貼」吧,雖然不確定是否真的百分之百有效,但國內對於三伏貼的療效已做過很多研究,數據會說話,現在又是適逢三伏貼的節氣,想想就抱著姑且相信的心態帶著Vicky去試試。
由於今年的三伏日首日是7/19,可是我們晚了一天,還好中醫師說其實沒有一定要在那三天貼,只要在這前後幾天都可以,反正現在夏天都很熱,療效都一樣。接著醫師又幫Vicky把了一下脈,說Vicky的腸胃有點發炎,平時睡眠品質也不太好.....不過並沒有說要怎麼處理,就幫Vicky貼了
貼完後,醫師提醒我,因Vicky不滿10歲,貼約一小時就可以撕下來,若其間有嚴重紅、癢、腫,可以提前拿下。不過後來我們回家吃完晚餐後,又全家去騎腳踏車,回家後才幫Vicky撕下,共貼了約一個半小時,將藥布取下,皮膚只有一點紅紅的,看來Vicky的第一次體驗還不錯!
(三伏貼得自費,貼三次 $1,000)
<<後記>>
醫師在幫Vicky貼時,爸比竟然在旁邊問我:馬麻妳為什麼不貼?.....
厚~笨爸比,我當然是要先看Vicky貼了有沒有效,再決定我要不要也“撩落去”啊,不然粉貴ㄟ
7/29又帶Vicky去貼第二次,不過這次接近一小時時,Vicky便嚷著貼的地方很癢、還有點痛,趕緊幫她撕下,發現這次貼的地方比第一次貼時還紅腫,幸好沒多久就消了,不知Vicky第三次貼時會如何?聽說三伏貼要連續貼三年才看得出效果,不知道明年我還會不會記得?!
<<再後記>>
8/09帶Vicky去貼第三次,剛好碰到診所院長親自看診,可是我們卻等了一肚子火,因為這位院長竟然只顧著先看那些真的來看中醫、復健、拿藥的病患,然後把我們這些要貼三伏貼的人放在最後才看,若不是有位帶了個好動男孩的家長提出嚴重抗議,我們可能還得一直等下去,算算時間,我們空等了約一個多小時,原本在外面車子上等我們的爸比,一直打電話催我們,後來更忍不住直接衝進診所來看,直唸著他最氣這種只顧著賺錢,不把別人的時間當時間的醫生,我想明年如果我還記得要再帶Vicky去貼三伏貼的話,我們一定不會再到這間診所了。
之前曾上網做了些功課:
何謂三伏貼?
所謂的三伏貼療法,其源自於清朝,又名天灸,可治療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經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並預防感冒。只要在一年當中最炙熱的 3 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貼上膏藥,到了秋冬您就可以輕鬆告別過敏氣喘老毛病;古代和現代中醫師皆指出確實有其療效。三伏貼所用中藥,白芥子、細辛、甘遂可溫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結、開竅通絡,細辛還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過敏體質的患者,減少抗原抗體反應,降低過敏發作機率,也減輕過敏症狀,薑汁則具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綜合使用有助改善氣喘。
為什麼要三伏貼?
目前西醫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原則有四 1. 環境飲食控制及避免接觸過敏源。 2. 藥物治療。 3. 減敏治療。 4. 外科手術,這些方法雖然快速,但有疼痛及副作用的困擾且無法根治,一般人嘗試意願較低,大多轉而使用中醫「三伏貼」的治療方式,依過去的經驗及學術報告,這樣的治療若能持續 3 年 ~ 5 年,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 80% 以上;這種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直達病處的方式,可以減少胃腸道干擾,延長藥效,比西醫的治療藥品還要好,尤其適用於不喜歡服藥的小兒及服藥過多的老人,且操作簡便、價廉、無痛、無副作用,使用「三伏貼」後,患者不僅氣喘改善,病患感冒次數也減少了,療效簡直超乎想像。
三伏日的具體日期
傳統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節氣中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而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遵照古籍,這是一年之中最炙熱的三天,亦即所謂的初伏、中伏、末伏,來施行貼藥治療。 今年 2010年的三伏日為 7 月 19 日 ( 星期一 ) 、 7 月 29日 ( 星期四 ) 、 8 月 9 日 ( 星期一 ) 。
貼藥方法 三伏貼就是三伏日,在患者背部特定治療哮喘的穴位上,貼上化痰定喘的益元膏,以減緩氣喘的發作,對於常年受氣喘、過敏病所苦的病患,就能有所改善。 1.成人每次貼二至四小時,兒童貼半小時至兩小時,因個人膚質不同,有的會有輕微發泡的情況發生,如局部有灼熱感或疼痛時,可提前取下。 還有三九貼呢: 三九貼為冬至後,每隔九日一貼,共三次,稱為三九貼。冬季天氣寒冷,一些寒性病,寒性體質者容易加重病情。借著貼熱性藥物的方式,以改善體質。三九貼與三伏貼相似,只是三九貼在寒冬貼。三伏貼在夏季貼,貼過三伏貼,冬季再貼三九貼可加強療效。
注意事項:
2.敷貼後不要劇烈活動,以免藥物脫落.
3.敷貼當天不要吃發物、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4.穴位敷貼後,有的人會有局部發紅發癢及灼熱感,極少數患者起少量水泡。
5.孕婦、小於一歲以幼兒及嚴重藥物過敏者,不建議使用此法。
6.除了三伏天穴位敷貼治療外,患者也應依據病情及體質狀況配合中藥治療。
7.對於過敏性疾病,除穴位敷貼、藥物治療、藥膳養生外,注意生活起居之調適也可以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