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為什麼
中國媽媽優越?)摘錄自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Amy Chua (蔡美兒)的新書─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虎媽的戰歌)的一些內容,引起各界激烈
的討論,造成不小的波瀾。
基於好奇,我刻意去找了這本書來看,虎媽自小就受到父母的嚴格教育方式,
因此她也用相同的教育觀點教育兩個女兒,還訂了管教兩個女兒的「十大不
准」規定,如不許在外過夜,不許看電視、玩電腦、只可埋頭苦練鋼琴與小提
琴、除戲劇和體育兩門外,每個科目都必須是No.1。
虎媽並且認為「Western Parents」(西方父母)過於注重孩子的自尊,一味鼓勵讚
許,很少直指缺點和嚴厲批評,太縱容小孩了,因此該用“中國媽媽”的教育
方式。她說這個「Chinese Mother」不是只指「中國人」,而是泛指那些一心為
子女教育而用心良苦的媽媽。在虎媽高標準、嚴格督導、刻意的栽培之下,兩
個女兒果然出類拔萃:大女兒成功步入卡內基大廳表演鋼琴,小女兒也成績優
異。
只是這些亮眼成就的背後,卻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在書中,我看到了虎媽驚人
的毅力,除了自己是耶魯大學教授,得授課、演講、開會,還要四處奔波接送
孩子往返學校和音樂課程,自己也勤做筆記,為了栽培兩個女兒的音樂之路,
更得用盡心思鼓勵、威脅、力誘女兒練琴,基本每天練琴至少三小時不說,假
日更得加倍,甚至連全家出國旅遊也要帶著小提琴、到當地想盡辦法租借鋼
琴,沒有一天可以中斷練琴。因此被女兒討厭時,竟然說出:「我當媽媽的目
的,就是讓你們為未來做好準備,而不是要讓你們喜歡我的。」
另外虎媽認為東、西方養育之道還有一個很大分野,就是中國家長普遍認為兒
女欠了他們一輩子,事實卻是中國家長為了子女往往做了很多犧牲。西方家長
卻沒有這種概念,子女一點都沒欠父母。也難怪有人問蔡美兒:「妳做這一切
是為了妳的女兒,還是妳自己?」她認為這是非常西方的問題,因為以中國人
的思考方式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延伸....
看完整本書,且不論作者的教育觀點或東、西方的教養方式,我相信天下所有
的父母都想做對兒女最有利的事,對兒女也都有大大小小的期待,誰家父母不
希望自己的兒女比自己強,我現在也有自己的小孩,自己也常想到底該用什麼
樣的方式來教育她們,該如虎媽要求的:「每科都得A級?」…..只是分數到底
能代表什麼?高壓的手段真能讓孩子達到他想要的目標嗎?(或者是父母自己
想要的?),我記得之前曾看過一本書:「孩子 謝謝你:一個父親的懺悔」,
(大智文化出版社),作者的兒子在作者的高壓教育下長大後竟用一封mail告
訴父母要斷絶親子關係。更常聽到的例子是,受不了父母沈重壓力的孩子,最
終走上絶路,這讓做父母的情何以堪!
書中有一段,蔡美兒同意小女兒露露放棄小提琴、發現她也許會在網球界大放
光芒,又想插手主導時,露露的那句話:「不要破壞我打網球的興趣,就像妳
破壞我學小提琴的興趣那樣。」,令人省思~
我想自己能做的,只是盡自己能力教養孩子長大,試著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興
趣、順著志趣發展,畢竟孩子將來能擁有什麼樣的一片天、要走什麼樣的路,
總是自己要面對的,就如書背的最後一段『在教養過程中,愛與紀律,不應該
是一條鋼鐵織成的防線,而應柔軟可調整。何時該嚴格要求,何時該放手尊
重,才是父母最大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