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陣子沒看大愛劇場了,聽好友提及〈芳草碧連天〉是一個關於魏家的故事,
也是台灣三代女性歷史縮影;為了傳宗接代、為了延續香火,左右了他們的人生……
這兩個星期和婆婆一起看了幾集,雖然劇情已演至後半,
但不論是高阿嬤或女兒高金英、甚至到了孫兒的這一代,
香火延續一直是牽動家族情感的共同議題;
上個星期當我看到第三代良旭的老婆定珠為了達成良旭從小承諾他媽媽
「結婚後,要生兩個男孩,一個姓魏,一個姓高」的願望,
連續四次的去做人工受孕,卻也連續四次的失敗,
最後定珠承受不了這種「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的壓力而情緒崩潰,
那種心情我真的真的是感同深受啊!
記得自己懷第一胎時,當時只單純的認為先生個男孩,
那麼往後便較沒壓力,只是後來Vicky出生時,雖然有小小的失望,
但想說才第一胎,也就很快釋懷了,
可是隨著Vicky 越來越大,還遲遲不見第二次的喜訊來到,
在此時,突然發現自己以往的自體免疫失調舊疾似乎復發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仔細詢問過醫師,確定自己的疾病不會遺傳後,
便和老公決定去做人工受孕精蟲分離術,
過程中,除了要吃藥控制自體免疫,另一面要接受人工受孕整個療程,
日子就在吃藥、抽血監控指數、打排卵針、檢查濾泡、打破卵針.....中度過,
經歷了整整兩次的療程才受孕成功(事後聽說"兩次"就成功,還算幸運呢),
因此醫生問我們要不要先抽血檢驗(也就是說如果是女的,好方便提早"處理"),
而我認為既然已經做到如此了,這次能成功就表示這個孩子跟我有緣,便一口回絶了。
接下來的日子,一直到知道小孩性別前的那段時間,才真的是難熬,
每每聽到人家說到一些懷孕的徵兆應該是男生時,心裏就很高興,
反之,應該是女生時,就很駝鳥的告訴自己那不是真的,
要做羊膜穿刺時,老公因無法排假,雖然心裏很害怕,還是得自己去,
聽到醫生看著超音波的螢幕說:「百分之90以上的機率是女生」時,
腦袋是一片空白,直到打電話跟老公說時,眼淚才忍不住的飆出來...
後來因平時產檢的大醫院,並沒有每次都照超音波,
但醫生說自己的情況特殊,建議要隨時注意小孩子的狀況,
便自己自費每個星期到家附近婦產科照超音波,
記得我再一次聽到那婦產科的醫生是是妹妹時,
心裏已能接受了,沒想到,老公竟然說了句:還沒生出來都不算,
唉,連老公都很難面對現實~
這似乎也是男性的無奈;即使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代,
面對傳宗接代的問題,男性的內心裡還是存在著無法解脫的情結。
雖然老公不是獨子,但孝順的他知道公公婆婆一直想要個男孫,
大伯生了兩個女孩已決定不生,小叔看來也沒有生小孩的打算,
因此就把這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如果生男生女真能自己決定,我也很願意配合,
只是很多事是無法強求的,記得當初剛生完甄妹時,就在心中告訴自己,
不要再生了,不是害怕生孩子的痛,而是那種過程的煎熬,
既要擔憂自己為了控制自體免疫不得不服藥是否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又要面對是男是女的"開盤"壓力;若結果是男孩又健康,皆大歡喜;
但若是女孩,自己失落是一回事,看到老公失望的表情,更加是雪上加霜,
看到劇中定珠因多次人工受孕失敗抱著良旭哭喊著:我不要再做了.....
看著那兩人的表情,我好像看見了自己~
現在再回想起當初,其實自己並不後悔當初做人工受孕的決定,
不然也不會有今天這麼可愛的甄妹了,相較於那些一直無法成功受孕的夫妻來說,
我一直很感恩現在我們能有這兩個健康又可愛的兩千金,
那段過程,心裏的煎熬,我也永遠不會忘記,
只是每每看著這兩個可愛的寶貝嘻笑打閙的畫面,
想到老公和婆婆的殷殷期望,心裏不免動搖自己是否該再試一次?!
別說老公無法跳脫這世俗的枷鎖,連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不管,
唉~也許我真是個笨女人..........